新读文教 > 历史军事 > 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 > 第三五一章 讲道理

抛开所谓的工业化进程不说,罐头工坊同样不是简简单单弄个棚子那么简单。

做罐头要有玻璃罐子,千里迢迢从长安往出运玻璃罐显然不现实,不说路上的运输损耗有多少,仅运费想想都让人绝望。

还有铁皮的盖子,为了隔绝空气,铁皮盖子还需要采用压力机直接压在瓶口,顺便提一句,铁皮盖子还需要做防锈处理。

方方面面统计下来,每建一处罐头工坊,就需要建一处玻璃工坊,一处铁皮加工坊。

当然,最重要的是价格,一瓶二斤装的罐头成本在二十到二十五文之间,这其中包含玻璃罐子的钱,铁皮盖子的钱,购买糖霜的钱,收购水果的钱,购买柴炭的钱,运输的钱、雇佣工人的钱等等。

将成本摊薄到利润中去,罐头的零售价起步就被定到一百文。

按照去年的每斗米五文的价格计算,一瓶罐头的价格相当于两石大米,赶上饥荒之年足够普通的五口之家半年所食。

好吧,其实在贞观年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还是吃不上米的,大唐百姓的主要食物来源依旧是糜子面等高产作物再掺上一多半的野菜,吃饱是不可能吃饱的,充其量就是保证饿不死人,就这还得叫盛世。

冯智戴对李恪并不十分了解,听了他的报价之后,明显有些犹豫:“殿下,这个价格太高了吧?”

“高么?我觉得不高。”李恪保持微笑,用刀子叉起一块还在滴着汁水的桃子:“就算我把这个东西卖到五文钱罐,百姓该买不起还是买不起。

别急着否认,一斗粮呢,够普通五口之家吃好几个月的,我大唐的百姓还没奢侈到这种程度。

所以,能买起罐头的人要么非富即贵,要么公款报销,再不济也是打算运到国外赚差价,罐头是百文一瓶还是千文一瓶其实没人在乎。

既然所有人都不在乎,我们为什么要在乎?难道你嫌钱多了咬手不成。”

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冯智戴被轻松摆平,其他人再无问题,李恪环视众人:“大家应该再没问题了吧?没问题的话出价吧,能出多少钱自己报个数出来,先说好,本王以技术入股,每家占五成份子。”

“我长孙家出一万贯。”

“程家一万贯。”

“陇右李家一万贯。”

“杜家一万贯。”

“房家一万贯。”

“……”

键盘左右方向键"→"或"←"可翻页,回车可返回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目录,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